吃瓜群众
术业有专攻,对罗振宇对人工智能的判断不可否置
术业有专攻,对罗振宇对人工智能的判断不可否置,自称文科生的罗振宇在12月31号的跨年演讲中不能免俗地提及了人工智能,他“澄清了”三点市面上常见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误解:
第一,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
第二,人工智能不会提高玩家参与的门槛,是降低了参与门槛。
第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有人总结这些观点是“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仔细一琢磨发现什么都没有说”,类似于只要连续2400个月每天喝一杯牛奶就可以活到200岁一样。
我们逐一看看罗振宇对人工智能到底都说了哪些判断:
“第一,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
机器和人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是机器不会疲倦。你在打游戏的时候,他在学习,你在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学习。这导致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的一个重大区别。
人因为能力有限,思维方式是尽量简化。所以我们有那个重要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样可以更方便地理解和传递知识。但是机器的能力足够强,它不需要把世界简化了之后再去理解。人工智能其实是让世界恢复了原本的复杂性。
于是,运用机器思维的亚马逊公司,它拥有3亿用户,就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大数据,运算出三亿个结果,给每个人展示一家独特的店。
在人工智能逻辑里,它不关心人类对一件事情的定义,但是它可以输出你要的答案。只要有大量的数据,它就能用跟人完全不同的思路,达到同样的结果。”
其实除了一些野生科学家和科幻爱好者之外,严肃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从业者基本上都不认为“人工智能在复制人类”,深度学习三驾马车之一的Yann LeCun就说过他最不喜欢的描述是人工智能“像大脑一样工作”,虽然深度学习从生命的生物机理中获得灵感,但它与大脑的实际工作原理差别非常非常巨大,如果将它与大脑进行类比,给它赋予了一些神奇的光环,会导致天花乱坠的宣传,这样的描述是很“危险”的。
虽然学界都知道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但不排除大众对人工智能还是抱着过高的期望,所以由网络红人罗振宇再强调一遍,虽然是正确的废话,但也意义重大。
“第二,人工智能不会提高玩家参与的门槛,是降低了参与门槛。
以前各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比如搞声音识别的和搞视觉识别的、搞自动驾驶的,是完全不同的行当。但是,因为人工智能的算法底层被打通了。各个应用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在算法上越来越像。真正最重要的战场转换到大数据上了。
谁的数据更多,更精准,谁的技术怪兽就会被喂养得更强。
过去我们以为,人工智能这一波机会是大公司独享的机会。但是现在看起来,那些顶尖的算法工程师会出来创业,会进入新兴公司和新兴市场;那些计算能力,已经在通过云技术变得人人可用;那些数据,本来就不是大公司的。
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相当大:
首先,全世界43%的人工智能论文都是中国人写的;其次,我们每年能毕业上百万的工程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像我们中国人一样乐于向互联网贡献数据,通过各种买买买、卖卖卖。
假设人工智能医生真的是靠大数据和海量的病例才喂养得出来,那么,未来最牛的人工智能医生还能出现在哪个国家呢?”
罗振宇说的是降低了“参与”门槛,肯定是没有错的,任何技术的走向都是降低参与门槛,从前连操作计算机都需要专业知识,现在不识字的小孩都可以玩iPad,但参与门槛低了,竞争门槛就降低了?商鹊网的CTO魏永鹏认为“门槛高低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说抬高也没错,说降低也没错,关键是,不是过了门槛就登堂入室了。还需要有一条通往神殿的路径。这条路径现在还是不清晰的。”
至于说中国有优势,罗振宇提的两个论据也是老生常谈,无非是人口优势,搞人工智能研究的劳动力多,用户产生的数据多,但这就意味着“有优势”了吗?前百度IDL研究院院长、现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雷锋网的一次公开课中特意反驳了“中国优势论”:“最近大家在说中国 AI 的人才、技术储备、研究、创新都有优势,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国内学生在已经讨论出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去做拿竞赛、刷分,这方面我们很擅长,但真正做出 AlpahGo 这样的创新,咱们还差些火候,而且国内也缺乏孵化这种创新的土壤。今年深度学习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在大步向前发展,然而我几乎没看到哪些进步是国内产生的。”
魏永鹏说:“如果这里的中国优势是因为中国有更多的祭品可以用来供神(雷锋网按:指用户产生数据喂养人工智能),那其实没什么可骄傲的。”说到底,如果我们的“优势”还是建立在人口数量上,建立在用户隐私保护形同虚设上,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第三,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人工智能这个词太自大了。它暗示一个意思是,这是我们研发制造并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工具,错了,它不仅是人的延伸,更是人的替代。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另外一个智能物种。
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更像是心理学界经常用的那个比方:大象和他的骑象人。人工智能是那头大象,它按照自己的算法在行走,骑在大象上的人,偶尔可以施加影响,但是已经说不清谁在主导谁。所以,人工智能不是让我们多了一项工具,而是让我们多了一个跨物种合作的可能。
过去,不管技术多强大,我们都是活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而未来,我们在很多场景下,会活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中。大量的人被替代,大量的人际关系被解体。每个人原先的生存基础都在动摇。
未来社会什么样?这就极其考验我们这代人的想象力。《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又了一本新书叫《未来简史》,就在回答这个问题。这会是2017年最重要的一本书。
这本书里说,未来可能出现一种没用的人。如果人工智能足够强大,愿意毫无怨言地被剥削、被奴役,那有的人类可能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近在眼前的是一系列职业的消失。有了人工智能,司机、文秘、公务员、医生、律师、厨师,这些职业都会受到威胁。
也许只要5到20年,在我们还没有退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极其陌生。这次冲击来得又快又大。过往的人类历史证明,进步是好的,更好的是缓慢的进步。但这一次,好消息是,我们在进步,坏消息是,我们在飞快的进步。
看到“机器替代人类”,小编吓了一跳,罗振宇第一条不是刚说完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吗?仔细一看,原来罗振宇说的“替代”指的是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机器翻译会替代速记,智能楼宇会替代保安,自动驾驶会替代司机,这些的确在发生。
一个司机失业了,他的职业属性消失了,不代表这个人就没有存在价值,机器只是替代了人类的部分功能。罗振宇说“机器替代人类”,至少是不严谨的,很可能带来新的误解。
把人工智能比喻成“物种”,或者“大象”,或者别的有意识的实体——也是野生科学家喜欢作的比方,这一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做过太多次的阐述(参考《大白”离我们还很远》),不再赘述。也许未来有无限种可能性,但是从目前来看,关于AI的“自主意识”或者创造性,人工智能的任何一个分支都没有看到这种端倪。
另一个彩蛋是,罗振宇在现场有分析李飞飞加入Google的原因,说是因为实验室缺乏数据,而Google有,但这个内容在后来官方整理的完整版本的演讲稿里并没有体现。——可能罗辑思维团队也知道,一旦涉及到有具体指向性的内容就很容易出错,毕竟你说人工智能如何如何,人工智能不会出来反驳;但李飞飞很可能会。
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罗振宇有他擅长的领域,但人工智能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判断。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